麥康奈爾:平民球員巔峰表現!總決賽驚艷全場!
步行者在關鍵的G5比賽中,終究是輸掉了比賽。然而,盡管如此,這場天王山之戰中并非全無亮點。麥康奈爾在替補席上,打出了今年季后賽至今個人最精彩的一場表現。
全場比賽,麥康奈爾的表現可謂是耀眼奪目。他出戰了22分鐘,投籃14次,命中8球,三分球嘗試2次,成功命中1次,罰球線上也是1次出手便得手。他共得到了18分,摘下4個籃板,送出4次助攻,以及2次搶斷。其正負值達到了+4,位列全隊第二高。
對比之下,本場當家球星哈利伯頓雖然帶傷作戰,打了34分鐘,但投籃6次卻無一命中,僅得到4分、7個籃板和6次助攻,還出現了3次失誤。他的正負值-13為全隊最低,表現顯然不盡如人意。
從比賽內容來看,麥康奈爾的發揮比數據更加精彩。在比賽的第一節中,他雖然得到了上場機會,但手感并不算好,僅在5次出手中有1次命中。然而在第二節中,他又成功投進了一記三分球。到了半場結束時,他5次出手已經得到了5分。
重點在于第三節比賽。當比賽進行到第三節過半時,步行者已經落后雷霆12分。這時麥康奈爾上場了。他一登場便開始大放異彩,接連的助攻與搶斷使得球隊局勢得以逆轉。無論是后仰跳投、急停干拔、轉身上籃還是快速突破,麥康奈爾的每一項技術動作都幾乎無所不能。不到五分鐘的時間里,他獨得13分,帶領步行者將分差縮小至八分之內。
盡管在第四節比賽中麥康奈爾因走步違例被換下場,但他的表現已然令人印象深刻。換人后,其他球員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狀態,將分差進一步縮小至兩分之內。這也證明了教練卡萊爾的換人策略是正確的。然而遺憾的是,在比賽剩余的幾分鐘內,由于其他球員的失誤以及麥康奈爾的手感下滑和分差過大,步行者最終錯失了最佳的追分時機。
盡管步行者輸掉了G5比賽,但麥康奈爾的表現卻贏得了所有人的認可。這樣的狀態并非只是這一場比賽的偶然表現。從之前的四場比賽中我們可以看到:
G1比賽:麥康奈爾投籃6次命中4次,得到9分和4次助攻及1次搶斷;
G2比賽:他投籃7次命中5次,得到11分、3個籃板、6次助攻和2次搶斷;
G3比賽:雖然命中率稍有下降,但他依然貢獻了10分、5次助攻和5次搶斷;
G4比賽:他的數據略顯低迷但也交出了8分的答卷及一些關鍵數據貢獻。
這五場比賽中,他每場比賽平均下來能在不到18分鐘的出場時間內貢獻出驚人的效率數據:11.2分、4.2個助攻、2.0個搶斷的戰績和非常高的命中率與真實命中率。特別是他在G3比賽中僅打了15分鐘就成為了總決賽歷史上第一位替補得到如此數據的球員。
放眼整個季后賽的舞臺來看麥康奈爾的表現更是令人驚嘆:他場均上場時間達到16.7分鐘便貢獻9.0分、2.9個籃板及4.0次助攻的同時保持了非常高的效率數值和罰球成功率——可以說是實力出眾的同時也有著良好的效率感與決策力——是那種能夠頂著巨大壓力和壓力而站出來的球員。
而與此相比的常規賽數據:他的表現則顯得更加驚人。他的身體條件并不出眾:身高只有1米85、臂展和手掌尺寸也相對較小——但他卻能在NBA中立足并打出如此出色的表現實屬不易。他并沒有被選中的天賦讓他通過父親的關系進入了76人的夏季聯賽并以此為跳板正式進入NBA聯盟——這本身就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盡管麥康奈爾并不是一個適應現代籃球潮流的后衛球員他的三分能力并不突出但他的突破能力和籃下終結能力卻非常出色同時他還擅長中距離投籃——這在本賽季的常規賽數據中也有所體現:他的中距離投籃命中率高達54.5%和45.7%。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年僅33歲的老將竟能打出如此驚艷的表現令所有球迷驚嘆不已。
展望下一場比賽G6之戰若哈利伯頓受傷或狀態不佳那么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