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擴軍,賽程獎金未定,NBL動力何在?
近年來,中國籃球聯賽(CBA)未實行升降級制度,這導致NBL聯賽逐漸淪為尷尬的存在,猶如雞肋一般。像貴州森航、陜西信達以及安徽文一等曾具有競爭力的球隊,甚至一些老牌勁旅,都選擇了退出。昔日巔峰時期的NBL聯賽球隊數量接近20支,但如今本賽季僅剩8支隊伍在堅持。這一現狀讓中國籃協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并決定給予NBL聯賽一些“鼓勵”。
在新賽季NBL發布會上,中國籃協聯合黨委副書記楊陽透露了“CBA俱樂部杯”將進行擴軍的計劃。雖然這個俱樂部杯的名稱將更改為“中國籃協俱樂部杯”,并考慮讓NBL參與其中,但現實情況卻頗為骨感。在籃協杯開賽的11月份,許多CBA球隊可能已經集結完畢,而NBL球隊因賽季已結束,且缺乏外援支持,許多本土球員甚至需要打野球來賺取外快。
對于NBL球隊而言,參與這樣的籃協杯比賽更多是走過場的形式。他們無法升入CBA,因此缺乏全力以赴的動力。即便他們在比賽中僥幸擊敗CBA隊伍,獲得冠軍,也無法改變他們進不了CBA的事實。因此,許多球迷和業內人士對籃協的這一構想持懷疑態度。
媒體人球圈趙探長也對此發表了看法。他提到籃協俱樂部杯的具體細節并未詳細公布,如獎金數額等。此外,由于NBL俱樂部經營狀況不景氣,球員合同多為短期簽約,當籃協杯開賽時,NBL賽季早已結束,球員的參與度成為問題。許多主力球員屆時可能會暫時離開球隊,這使得比賽的競爭力大打折扣。
總體來說,籃協的這一構想并未得到NBL球隊的全力支持。因此,籃協應當考慮重啟升降級制度,以激發NBL聯賽的活力,同時也給CBA的混子球隊帶來更大的危機感。這樣不僅能提升聯賽的整體水平,還能讓更多的球迷看到中國籃球的希望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