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籃新動向,張鎮麟交易無望,或以大C換李安。
近日,遼寧男籃再度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據悉,該隊正積極策劃一系列大動作,盡管這一消息令外界紛紛猜測,但目前確定的是交易活動正在緊張進行中。
據直播吧最新透露,繼去年夏天與郭艾倫和平分手之后,遼寧男籃在這個休賽期又有新的動作。目前,球隊正與部分球隊進行交易談判,預計將用鋒線球員來交換內線球員。這樣的消息并不意外,因為遼寧男籃的鋒線球員雖然眾多,但內線卻面臨人員短缺的問題。
目前,38歲的老將韓德君已接近退役,最多只能再打一個賽季。而年輕的張陳治鋒尚顯稚嫩,無法獨當一面。因此,球隊急需尋找一名即插即用的成熟五號位球員,即使年齡稍大也無所謂,以解內線之急,并為張陳治鋒的成長爭取時間。
然而,有觀點認為球隊可能會將頂級小前鋒張鎮麟放入談判桌。然而這一設想并不現實。首先,張鎮麟的合同尚有一年有效期;其次,他的傷病問題較為嚴重,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此時交易他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針對這一問題,我的觀點是遼寧男籃可以考慮用租借到吉林隊的大C吳昌澤進行交換。吳昌澤的租借期還有兩年,而吉林隊的中鋒李安則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球員,現年34歲。雖然有人質疑李安的籃球風格——一個主要依賴投籃的空間型中鋒在現今的CBA賽場上是否具有足夠的競爭力。
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CBA的外援政策已經發生了變化。從過去的四節四人次或四節五人次,已經升級為四節七人次。這意味著每支球隊通常會配備兩名外援——一大一小,有的球隊甚至擁有四外援陣容。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便沒有周琦那樣的頂級本土中鋒,只要能夠引進一名優質的大外援,本土中鋒在前三節比賽中只是作為客串角色,而在關鍵的第四節則能發揮出其全部的體能和技巧。
因此,雖然李安可能主要依靠投籃得分,但他的經驗和在第四節的巨大作用是值得球隊去嘗試和考慮的。當然,這僅僅是一種可能性的分析和推測,具體交易結果還需等待官方的最終確認。但無疑,遼寧男籃的這一系列動作都預示著他們正在積極尋求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