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標題:易建聯形象受損,央視及人民日報均無留情。
撕碎易建聯最后體面的,不僅僅是央視的決策,更是人民日報的刻意忽略。
文/姜詩華
在6月19日,知名媒體人麥惠豐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即將在6月20日播出易建聯的專訪。此消息一出現,立即引發了眾多球迷的熱議。他們翹首以待,希望能通過央視的《籃球公園》一窺易建聯的內心世界。然而,當6月20日18點35分節目準時開播時,大家驚訝地發現預告中備受關注的“易建聯專訪”并未如約而至。這種失約引起了更多球迷的猜測和議論,對于這個曾經為中國籃球貢獻過巨大力量的球星,為何會在這樣的節目中遭到“遺忘”?
緊接著,另一件事更加引發了人們的深思。當青島的楊瀚森被NBA開拓者隊選中時,《人民日報》發文祝賀這位新星。文章中列舉了眾多曾征戰NBA的中國球員,如姚明、王治郅等,但奇怪的是,易建聯的名字卻從這篇文章中被刻意“遺漏”了。要知道,易建聯在2007年以NBA首輪第6順位進入聯盟,其選秀順位和場均數據均高于名單中的許多球員。這樣的刻意忽略,顯然不是簡單的疏忽。
時間回溯到2024年10月17日,一個震撼的爆料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網紅“京城喬姐”在社交平臺上爆出易建聯涉嫌嫖娼的消息,并附上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證據。雖然易建聯及其團隊始終沒有對此做出正面回應,但與他合作的贊助商紛紛撤下相關廣告,這無疑給公眾提供了一個信號。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楊瀚森手舉開拓者球衣微笑時,易建聯的名字卻被人民日報刻意的忽略。這無疑是對易建聯作為公眾人物的最后體面的格式化粉碎。這并不是官媒的疏忽,而是對中國籃球的榮耀記憶中易建聯形象的重新定義。2024年10月17日,無疑成為了易建聯人生軌跡的分水嶺。在這一天之后,他的形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和挑戰,而這也正是撕碎他最后體面的重要一環。
總體來說,易建聯作為中國籃球的標志性人物,他的形象和名譽受到了多方面的沖擊和質疑。無論是央視的失約還是人民日報的刻意忽略,都無疑對他的公眾形象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但這也是社會輿論的反映,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易建聯也需要在這樣的環境中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定義自己的形象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