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名帥子合同終,場均2.9分,獨立不靠父,超越春江父子。
在炎熱的夏季,中國籃球協會(CBA)的賽場上總是伴隨著球員合同到期的問題。由于球員流動性的限制,大多數CBA球員還是能夠在老東家續約的,尤其是那些實力出眾的球員。然而,對于那些實力稍顯不足的球員來說,如果無法滿足新賽季的球隊需求,他們可能會面臨被放棄的命運。
今年夏天,吉林男籃的合同到期問題尤為突出,共有11名球員的合同到期。這其中,有5名球員是包含俱樂部選項的,也就是說只要俱樂部同意,他們的合同就可以延續。而其他球員則需要重新進行簽約談判。這其中就包括了丁浩然,他曾持有C類合同,而他的續約問題也引起了眾多球迷和媒體的關注。
吉林隊一直面臨人才匱乏的問題,能打的球員寥寥無幾,像姜宇星、姜偉澤、崔晉銘等人都是球隊的中堅力量。甚至吳昌澤都是通過租借方式加盟的。丁浩然雖然在名氣上并不顯赫,但他在球隊中卻是一個重要的輪換球員。能在CBA賽場獲得出場機會已屬不易,有些起初人氣高漲的大學生選秀球員在進入CBA后便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丁浩然現年28歲,身高2米06,司職大前鋒。他于2016年進入CBA聯賽,在青島隊效力四年期間并沒有得到太多的表現機會。然而在2020年轉會至吉林隊后,他的出場時間逐漸增加,場均可以達到20分鐘左右。雖然他的數據表現中規中矩,但上賽季因傷病和外援的競爭等因素影響,他僅出場了12場比賽,平均每場僅8.8分鐘。
丁浩然的特殊之處在于他是CBA知名教練丁偉的兒子。盡管他的職業生涯很少和父親在同一支球隊共事,這在一定程度上顯得有些另類。CBA中確實有不少父子同隊的例子,比如李春江和李京龍在廣廈隊的合作就曾引起過廣泛的討論。然而,像丁偉這樣刻意避免和兒子同隊的教練并不多見。這可能是因為丁偉希望避免被質疑為利用職務之便照顧兒子,同時也是因為他執教過多支球隊,想要帶兒子也不方便。
盡管丁偉的執教成績并不突出,但他始終不乏下家邀請。如今在浙江隊他又要開始主持重建工作。按理說,他有權限調整陣容,將兒子招入麾下易如反掌。然而,他大概率不會這么做。對于丁浩然來說,與吉林隊續約似乎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兩人還是各自發展比較好,這樣也更有利于他在賽場上的表現和職業生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