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地域梗引領傳播革命
作者 | 九卦姐
來源 | 九卦金融圈
“蘇超”的崛起:城市業余聯賽的傳播新邏輯
在五臺山體育場的1.3萬個座位中,南京球迷張明從未看過足球的他,這次卻選擇擠進人群中。在他背后,是江蘇十三座城市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共同點燃了“蘇超”這一出城市業余聯賽大戲。
蘇超以“真誠”為媒介,以非職業球員為主體的設計,徹底重構了傳統體育賽事的傳播邏輯。它打破了精英化壁壘,強化了地域情感聯結,用生活的真誠打動了觀眾。在這場聯賽中,參賽的516名球員中僅有30余名為職業球員,其余為教師、快遞員、大學生等普通人。
這不僅僅是一場球賽,更是一場文化實驗。官方與民間共同參與,將地域文化元素深度植入賽事基因。它精準戳中了江蘇人的自我調侃心理,各市間的“暗自較勁”終于有了公開宣泄的出口。
一城一隊,一城一主場,讓每個城市既是參賽者又是東道主。蘇州與連云港的“文藝對糙漢”,南京與南通的“誰才是南哥”之爭,揚州與無錫的早茶德比……這些比賽不再是簡單的競技,而是城市文化的“出征儀式”。
蘇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降低了傳播的門檻,讓每一個市民都能夠輕松參與到傳播過程中。十元門票定價徹底降低觀賽成本,吸引大量非球迷群體參與。無論是通過社交媒體發布短視頻,還是在現場自發組織助威,市民們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到傳播中。
當常州對陣揚州時推出旅游優惠政策,吸引游客;南京開展跟著賽事游的活動,將觀賽與旅游、餐飲捆綁;淮安推出吃貨球迷狂歡套餐……蘇超的傳播閉環實現了線上流量向線下消費的高效轉化,體育文化的狂歡最終落地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對于品牌人來說,蘇超的傳播核心在于將地域文化符號轉化為用戶可傳播、可消費的“梗”。徐州與宿遷的楚漢之爭、揚州與鎮江的早茶德比等文化符號被球迷和網友轉化為具有趣味性和創意的內容。這些具體的實例,充分說明了用戶共創在蘇超聯賽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蘇超將城市傳統重新包裝為“好玩的人設”,如蘇州的文藝浪漫、連云港的“糙漢”形象等。這種故事化的敘事、情感化的表達,悄然融入了人情味,大大增強了內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蘇超現象為中國體育文化傳播提供了新范式。它成功實現了體育與文化的破壁、官方與民間的破壁以及線上與線下的破壁。這種模式具有可復制性,廣東、浙江等經濟強省已開始探索類似賽事體系。其核心公式可總結為:地域文化認同+低參與門檻+文旅融合場景=全民體育狂歡。
蘇超給品牌人的啟示是深刻的。它讓我們明白,真正的傳播不再是品牌單方面的發聲,而是讓用戶成為傳播的主角,產生有意義的用戶內容。在這里,沒有超級英雄,只有不肯低頭的平凡人。當傳播的中心不再是品牌,而是人;當內容的生產不再是設計,而是共創;當參與的門檻從“用戶”變為“朋友”,我們或許就真的看懂了蘇超這場球賽給品牌人上的生動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