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第一高樓形象如何?
在6月11日那個夜晚,中國足球隊在重慶的主場以一球之差戰勝了巴林隊,這場比賽不僅讓中國球迷的歡呼聲此起彼伏,也使得巴林這個位于波斯灣的明珠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巴林,一個由33座島嶼組成的島國,國土面積雖小僅有786.5平方千米,卻擁有著159萬的人口。在這片土地上,矗立著一座改變現代建筑定義的綠色豐碑——巴林世貿中心。
這座建筑位于巴林首都麥納麥的費薩爾國王大道上,是由全球頂尖工程顧問公司阿特金斯的首席建筑師肖恩·奇拉設計的。他的設計理念就是讓節能建筑成為全球主流的建筑。雙子塔造型的巴林世貿中心高聳入云,兩座外觀完全相同的塔樓高達240多米,共50層,其平面的橢圓形設計如同風帆一般,線條流暢且充滿動感。深綠寶石色的玻璃與白色的外表皮讓這座建筑與周邊的沙漠和海洋風光融為一體。
這座建筑的靈感來源于傳統的阿拉伯式“風塔”,兩座上尖下寬的高樓相對而立,仿佛是兩艘比翼的風帆。更為令人驚嘆的是,巴林世貿中心在建筑美學上的突破。其將風力發動機組與建筑完美地融為一體。在雙塔之間的三處橫梁上,安裝了三臺直徑達29米的水平軸風力渦輪機,它們日夜不息地旋轉著。
通過精妙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巴林世貿中心的塔身被塑造成引導氣流的巨帆。其獨特的橢圓形截面在雙塔間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加速風道”,使得風速能夠增加20%。即使在地面上感受不到強烈的風力,但高空的“風車”卻能快速轉動。據統計,高空葉片每分鐘能轉動38次,三臺渦輪機年發電量高達1200兆瓦時,足以滿足整座大廈約15%的能耗。這組嵌入摩天樓心臟的風車讓巴林世貿中心從能源的消耗者變成了生產者。
自2008年建成以來,巴林世貿中心以其獨特的建筑設計和在環保領域的突出貢獻獲得了多個重要的建筑與環保獎項。它不僅成為了巴林天際線上的新地標,更是全球可持續建筑的標桿。肖恩·奇拉表示,他的設計旨在通過嚴謹科學的方法實現建筑的可持續愿景。
那么,你對于這座巴林的第一高樓的設計有何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