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創紀錄,省長新要求!
江蘇的足球盛宴,熱情與專業的碰撞
在過去的周末,“蘇超”聯賽展現了其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魅力。5場比賽中,共計12.9萬人涌入球場,觀賽人數創下自“蘇超”開賽以來的新紀錄。這一波浪潮在徐州與鎮江的比賽中達到了高潮,現場觀眾總數首次突破了3萬大關,達到了驚人的30823人。
不僅如此,6月14日,一列載有700余名球迷旅客的G9253次列車從南京駛向淮安,這是長三角地區首趟為“蘇超”球迷開設的專列。這不僅僅是一場足球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蘇超”的火爆背后,有著多方面的因素推動。首先,從上一輪比賽開始,徐州更換了主場比賽場地,新的比賽場地——徐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可容納更多觀眾,上下兩層看臺設計,為球迷們提供了更加舒適的觀賽環境。
其次,徐州地處江蘇、山東、河南和安徽四省交界地帶,交通四通八達,為省外球迷前來觀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據“徐州發布”公布的數據顯示,這場比賽的省外觀眾數量達到了數千人,其中安徽、山東、河南等地的觀眾均有到場。
“蘇超”聯賽的火爆不僅限于江蘇境內,其健康發展經驗已經引起了其他省份體育部門的關注。四川即將開展的“巴蜀雄起杯”業余足球聯賽就表示要借鑒“蘇超”聯賽的成功經驗,完善賽事體系,強化監管,推動公平競賽。而湖南省足協也特地到江蘇進行調研交流,希望能夠與江蘇在足球領域互通有無,共同發展。
與此同時,“蘇超”聯賽還推動了文旅體商的深度融合。除了體育賽事本身外,“蘇超”還帶動了體育賽事裝備、周邊文創等配套產業的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動力。而隨著賽事的火爆,“賽事—場景—產業鏈”三級傳導機制的構建愈發顯得重要。首先是通過流量轉化將觀賽需求延伸為多日消費鏈;其次是空間再造使球場從單一競技場變為綜合消費目的地;最后是產業反哺通過推動本土制造企業與賽事IP聯名開發周邊產品帶動傳統產業附加值提升。
在江蘇省政府層面,“蘇超”聯賽也被視為促進消費主導型經濟的重要抓手。江蘇省省長許昆林強調要充分發揮城市足球聯賽的撬動作用促進文旅體商深度融合。這一舉措不僅為上半年的經濟數據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消費主導型經濟的轉型鋪設了現實路徑。
此外賽事經濟還有三重延伸空間。首先是驅動城市更新通過改造老舊體育場帶動周邊基建升級;其次是激活中小企業創新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測試場景;最后是重塑地方資產估值持續運營的賽事IP能提升區域商業地產溢價。這些延伸空間都為賽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
“蘇超”聯賽的成功不僅是一次足球的盛宴更是江蘇乃至全國體育產業與文化交流的一次大狂歡是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體育盛事值得更多的人去關注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