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建業送陳永亮60萬,裁判助力保級2018
**南方周末揭露足壇假球產業鏈**
近日,南方周末發布了一篇名為《賭徒當掮客:判決書里的假球產業鏈》的文章,詳細披露了足壇反腐行動中多位落馬官員的判決書情況。其中,原足協高層陳永亮成為了焦點人物。
陳永亮曾擔任中國足協常務副秘書長兼國管部部長,于2023年1月被查,之后在2024年3月被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人民法院以受賄罪、行賄罪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1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百二十萬元。這一判決結果凸顯了足壇腐敗的嚴重性。
文章中指出,在足球賽事的晉級與保級過程中,存在著隱秘的交易。為了獲取“關照”,俱樂部常常向足協官員行賄。這些官員則通過裁判來影響比賽結果。
以陳永亮為例,他的升遷與前中國足協原副主席于洪臣有著直接關系。為了謀求中超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的位置,陳永亮向于洪臣行賄60萬元,并得到了后者的“關照”。于洪臣隨后又向其他足協領導和賽事相關人員打招呼,使陳永亮得以快速升至領導職位。
判決書還揭示了陳永亮為操控比賽所采取的手段。他通過調整裁判評優、評先的權力結構,與裁判建立良好關系,以便在關鍵比賽中安排可靠的裁判。賽后,他還會根據情況給裁判送錢以維持關系。
此外,俱樂部為了保級也會行賄。南方周末記者發現,共有9家俱樂部以保級為目的行賄,行賄金額從20萬元至490萬元不等。這些資金來源多樣,包括虛構業務合同套取資金、以獎金名義列支等。甚至有俱樂部利用外援外教不熟悉俱樂部免稅政策,扣留他們的個人所得稅用來買通“假球”。
陳永亮還利用調整密集賽程的權力,幫助球隊保級。某俱樂部通過向中超聯賽部申請調整比賽時間,經陳永亮審核和足球協會領導同意后執行。這種操作使得足協官員在保級晉級事宜中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文章還提到,耐克公司足球項目總監和獵勤體育負責人也曾因擔心俱樂部降級影響球員身價而向陳永亮行賄。這些企業品牌也涉及到了假球的背后利益鏈中。
總的來說,該文章揭示了足壇假球產業鏈的復雜性和廣泛性,以及足協官員在其中的關鍵作用。這不僅是對足球界的警醒,也是對整個體育行業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