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江蘇,火爆無界!
從蘇超聯賽開啟的那一刻起,江蘇的足球界便掀起了一股熱潮。這一現象不僅引起了國內眾多足球和體育記者的關注,他們紛紛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的記者發來詢問:“蘇超為何如此火爆?”
在蘇超之前,江蘇足球,尤其是職業足球,曾陷入了一個不溫不火的困境。頂級聯賽球隊的缺失,二級聯賽球隊的關注度逐年下降,成績也每況愈下。不少人疑慮,江蘇是否還有開展足球運動的必要。作為一名資深的足球記者,我親眼見證了這一時期的江蘇足球,并在此背景下選擇了離開職業足球的報道領域。
然而,江蘇這片土地上卻蘊藏著厚積薄發的力量。不經意間,江蘇打造出了自己的足球聯賽——蘇超。這仿佛是一個羅馬角斗場,場內外的狂歡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在這片賽場上,每一個城市,每一個球隊都在為榮譽而戰,為夢想而拼。
對于蘇超的成功,我向各地的媒體同行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沒人學的了江蘇!這并非蘇超火爆后的自大之言,而是基于對江蘇實情和中國足球的了解作出的判斷。江蘇的“十三太保”雖然形散,但神不散。每個城市都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同時講求規則和秩序。一旦決定要辦一件事,無論是全省統一指揮還是各地各自為政,都會全力以赴。
江蘇城市足球聯賽的醞釀從去年開始,十三個城市就已經開始暗暗準備。觀眾現在看到的蘇超場場硬仗,旗鼓相當的背后,是各城市實力的較量。江蘇在財力投入方面毫不遜色,為聯賽的整體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江蘇承辦各級國際賽事以及中超中甲聯賽的經驗豐富。在其他省份,要在十三個地級市開展如此大規模且正規的賽事,組織壓力不小。但在江蘇,第三輪比賽就能達到場均15000左右的上座率,這在亞洲足壇也是能排進前五的。如此大規模的比賽能夠有序進行,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江蘇十三市各有看點。蘇南的俊俏富庶與蘇北的豪邁大氣交相輝映;蘇州園林的小家碧玉與大江大河的豪放不羈共同構成了江蘇的多元文化。這種文化差異性讓蘇超的話題絡繹不絕,名梗不斷。
值得一提的是,蘇超已經開始掌握流量密碼。從蘇北球隊集體贏球開始,蘇超的狂歡傳播開來。然而,這并未讓蘇南市民感到沮喪。相反,許多蘇南的自媒體用一種自嘲的方式來化解壓力,讓大家在笑聲中更加了解蘇超,愛上蘇超。這種自嘲背后展現的是江蘇人的自信與豁達。
當人們品嘗過鮑參翅肚的美味后,小菜干糧也是一種舒服的選擇。我們在凌晨收看歐冠決賽,傍晚則能趕到球場為自己的城市吶喊助威。成年人帶著孩子走進球場,讓他們觀看人生中的第一場足球賽。這將成為孩子們深刻的記憶。各地文旅也紛紛行動起來,迎接這波足球帶來的流量。
蘇超的主辦方已經收到了大量的贊助合作意向,感受到了足球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商業價值。然而,如何接住這波流量和資本是蘇超將來面臨的重要課題。第一屆的成功不代表屆屆都能火,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蘇超如何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還要在今年的比賽結束后才能揭曉。
總的來說,因地制宜推動足球發展是制造足球流量的最佳答案。無論是村超在貴州的興起還是蘇超在江蘇的誕生都證明了這一點。這兩個大的足球IP告訴大家,只有真正結合地方特色和實際推動足球發展才能取得長久的成功。
上一篇:何超與于漢超合影,致敬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