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什25歲仍顯天賦,誰需之?
在自由市場開放已經過去半月有余的今天,卡姆·雷迪什的名字依然無人問津,甚至在各種流言蜚語中,你幾乎看不到他的影子。對于這位球員,湖人的處理似乎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為了轉正古德溫,湖人在今年三月份就做出了決策,裁掉了雷迪什。然而,時間已經到了七月中旬,他依然沒有找到新的工作機會。
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其實很簡單:雷迪什的表現并未達到預期。上賽季在被湖人裁掉之前,雷迪什共出戰了33場比賽,其中僅有8次作為首發登場,場均上場時間僅17.8分鐘,得分和籃板數據也相對較低。這樣的表現,對于一位職業球員來說,顯然是不夠出色的。
盡管如此,雷迪什的天賦還是值得肯定的。他身高2米01,臂展達到2米15,速度和力量都不錯,防守是他的亮點之一,可以從一號位防到三號位。在賽季初范德比爾特傷停、芬尼·史密斯還未到來、古德溫未被簽下之前,雷迪什曾是湖人主力鋒線的一員。那時候的他場均要打20分鐘,還需要負責盯防對手的進攻箭頭。
然而,雖然雷迪什的防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體現——在有限的機會中,他場均能干擾對手6.5次出手,降準率達到1.5%,三分降準率更是2.6%。但他的進攻表現卻實在讓人無法忽視。場均僅有的3.2分不僅數量低,而且三項命中率都偏低,真實命中率更是只有49.8%,對于一個角色球員而言,這是一個相當不合格的數字。
綜合攻防兩端的表現,雷迪什對于湖人隊的作用實際上是負面的。從on/off值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當雷迪什在場時,湖人百回合得分較低,而當他不在場時,湖人百回合得分則相對較高。尤其是他的進攻效率低下問題一直伴隨著他,過去的幾個賽季也是如此。他在場上的作用有限,無論是持球、控球、傳球還是籃板保護都表現得一般,身體狀態也不夠理想。
當今的籃球時代,對于定位為3D(三分和防守)的球員來說,如果有3(三分)沒D(防守)可能還有上場的機會,但如果兩者都沒有的話,就可能連上場都變得困難。而雷迪什恰恰就是這樣的情況。他不僅沒有三分球能力,其他方面的技術也相對欠缺。即使是他的強項——防守,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更擅長領防和小體型進攻箭頭的單防,協防能力不足且不具備向上搖擺的能力。這樣的防守球員在這個時代已經越來越難以立足了。
在被湖人裁掉之后,雷迪什的市場行情就變得非常糟糕。甚至有報道稱他可能只能加盟CBA(中國籃球協會)的球隊。然而考慮到他缺乏持球能力和三分球能力的問題即使防守再好恐怕也難以得到CBA球隊的青睞。從高中時期的投籃亮點到如今的表現讓人不禁感慨萬分當初的潛力新星如今卻面臨無球可打的局面真是讓人唏噓不已啊!